返回 929【蒲松龄】  朕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『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』

929【蒲松龄】[2/3页]

  子嗣继承,干脆散尽家资救济百姓算了。

  于是,蒲槃拿出全部存粮,救活无数百姓,还免了所有佃户的欠租和欠银。

  此后时来运转,接连有了四个儿子。

  非但如此,大同军收复山东,得知蒲槃的义举,当即让他做代理县丞。分田完毕,代理县丞转正,三年后又异地升迁为知县。

  命运就如坐过山车,四十多岁的蒲槃,没有儿子,家财散尽。突然之间,儿子一个接一个生下,自己还官运亨通起来。

  蒲松龄的童年时代,总是听父亲唠叨:人在做,天在看,只要做善事就有回报,老天爷不会辜负善心人。htTΡδ://WwW.ЪǐQiKǔ.йēT

  这个时空的蒲松龄,肯定不会再写《聊斋志异》。

  《聊斋志异》当中,很多故事都有现实隐喻。兵灾、蝗旱、瘟疫反复蹂躏,山东几乎变成鬼蜮,人口稀少之下,佃户能与地主同桌吃饭。蒲松龄就是在那种环境长大,鬼怪故事听了无数。很多时候,他还把清军暴行也写在故事里,需要配合当地县志才能读明白。

  而如今的蒲松龄,一心只想着科举做官,对写小说没有半点兴趣。

  运煤船行至扬州,众人下船登岸,随便找大通铺住下,等待着下一条南行船只。

  扬州愈发繁华,繁华得人口爆炸。

  城里的许多无业游民,宁愿在扬州瞎混,也不去北方谋营生。就像北上广深的打工人,在社会底层挣扎也乐意,根本看不上其他小地方。

  城外都已经住满了,去年因为失火,官府还清理了窝棚区。

  江苏布政使徐颖无法忍受,也不让朝廷出钱,自己动用江苏财政,强行将窝棚区的贫民,迁徙到河北的各个县城。

  在客栈大通铺住了几天,这些山东士子到处游玩,倒是写下了不少诗词文章。

  “有船了,徐布政的官船!”

  徐颖这是要回京述职,接下来职务,要么做尚书,要么直接入阁做辅臣。

  张国维也搭上徐颖的官船,还没启航,这群士子就追上来,道明自己想要蹭船的用意。

  “放他们上来吧。”徐颖笑道。

  士子们欢喜异常,争相上船拜见。他们都没去过南京,这次想在南京过年,把各处景区都游览一遍。等体验了南京的元宵灯市,便逆长江而上前往四川游历,有人甚至还想去西藏看看。

  及至南京城外,望着雄壮巍峨的城墙,士子王甡拔剑高呼:“伟哉帝都,大哉京师,我辈生于盛世,当提剑超迈汉唐之功业!”

  “哈哈哈哈!”

  众士子大笑,约好了进城就喝酒,而且让最有钱的王甡请客。

  王甡,字振生,号麓瞻,是蒲松龄的同乡好友。祖上出了三个进士,所以王家非常有钱,就算被分走田产也是大富大贵。

  《聊斋志异》里的那篇《马介甫》,就是专门在讽刺王甡。这货非常怕老婆,不但不敢纳妾,甚至连父亲都被老婆赶出家门,最终竟然病死在客栈里。因为这事,蒲松龄在中年时期跟王甡绝交。

  这时空应该不会再绝交了,因为王甡没娶那个女人。此女因为父辈名声太臭,直接被大同军抄家,打散了全部移民去河北。

  徐颖与张国维结伴下船,士子们过来拜别,然后一窝蜂涌进城里。

  “捷报,捷报,广南大捷!”

  士子们还在南京街头游荡,便听到露布告捷,顿时

929【蒲松龄】[2/3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