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第七十七章 “粮道”  晚唐浮生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『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』

第七十七章 “粮道”[1/3页]

  秋雨连绵之时,襄城漕渠繁忙无比。

  因为充沛的降雨量,修建在宛叶走廊内的各个水库储备十分充足,故即便多次开闸、关闸,依然有足够的水量顺着引水渠流入斗门之内,抬升船只。

  船闸之后的山顶运河之上,驭手拿着马鞭,牵着身强力壮的铁力马,拖曳船只,行驶在平静的运河河面上。

  其实,不要小看内河船只的载货量。因为无需考虑风浪,它们的船型可以修建得很极端,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“大肚子”。

  货舱很深,吃水极深,行驶在河面上时,仿佛稍有风浪就能将其打沉。但绝大部分内河不存在什么风浪,故这种严重特化过的船只可以装载超出人们想象的极多货物,往来各处。

  当然,如果是在海上,这种船航行不了多远就沉没了,压根没有一点对抗风浪的能力。

  襄城漕渠内外已经形成了一个繁荣的城镇。

  城镇是自发形成的,从一两家卖饭的乡野小店开始,逐渐扩大到各行各业,生意兴隆。

  这个过程也是必然的。筆趣庫

  为了节约水资源,漕渠的闸门并不是经常开放,非得凑够一定数量的船只才可,因此排队现象非常严重。

  普通船工需要吃喝,随船押运货物的商人需要高级一点的服务,于是需求就出来了,市场应运而生。

  九月二十七日,王二郎在山上砍了一天的柴。

  两个儿子帮他把柴背下了山,他则坐在山坡之上,检查着竹筐里的蘑菇。

  夕阳之下,运河披上了红霞,美不胜收。

  运河远处的一等国道之上,曾经往来如梭的四轮马车不见了,取而代之的是一眼望不到头的军队。

  先是骑兵,再是步兵,接着又是骑兵、步兵……如果换个会数数的人,当知这么一会,驿道上已经过去了近万步骑。

  “好雄壮的军威!”王二郎放下竹筐,下意识站了起来。

  他的长子就在金刀军服役,而金刀军的驻地就在邓州。去年的时候,该军就抽调了四千人,随驾出巡,至今未归。

  王二郎心中希望随驾的部队不要去洛阳,至少金刀军那四千人可以回驻防地嘛。

  “没有辎重马车啊。”卢大郎走了过来,轻拍王二郎的肩膀,说道。

  王二郎转过头看了他一眼。

  卢大郎左手提着弓梢,右手拎着两只野兔。野兔已死去多时,浑身都僵硬了,长长的耳朵被拽在猎人手里,看着十分滑稽。

  “又有猎获。”王二郎羡慕道。

  卢大郎是他同村的,延州人,曾是金刀军武夫,今年已经五十了。从禁军退下来后,曾经试图送他儿子入禁军,没成功。那个半大小子羞愧无比,一气之下跑了,听说去了拔汗那,也不知道是死是活。

  卢大郎是村里第一个盖砖房的人,三间堂屋,窗明几净,让人十分羡慕。闲来无事之时,他喜欢进山打猎,今日便是了,得了两只野兔。以王二郎对他的了解,一会他定会去山下食肆沽点老酒,再把野兔整治一番,回家自斟自饮,日子不要太快活。

  唉,说到底,过得快活的都是武夫,日子不是普通人能比的,虽然他家也出了武夫,但儿子毕竟已经出去分家另过了,比不得。

  “原来辎重都用船运走了,唉,有点浪费。”

第七十七章 “粮道”[1/3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