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第三十六章 选人与良性循环  晚唐浮生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『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』

第三十六章 选人与良性循环[3/3页]

  为骠人之主。乌蛮、白蛮、骠人,皆为南诏治下百姓。你不懂就不要说话,兀自让我生气。”

  陈逖气结,于是低头喝闷酒,不再理他了。

  王彻看看崔光表,又看看陈逖,摇头叹息。好好的讨论,到最后变成了意气之争。

  “我说,李公南征,能赢么?”为缓解尴尬的气氛,王彻转移了话题,问道。

  “若只有蜀兵,难说。”崔光表说道:“但有北方劲兵,或有几分机会。唐玄宗时,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征南诏,八万大军伤亡六万,惨败而归。随后剑南留后李宓又从剑南、安南发兵,夹击南诏,七万人全军覆没,李宓沉江死。但到了大历年间,吐蕃、南诏联兵侵攻,代宗发神策军四千、幽州兵五千南下,另有邠宁、凤翔、山南西道兵数千,数战数捷,复维、茂二州。范阳劲兵追击甚急,大渡河之战再破敌军,贼人士气低落,一路溃退,饥寒陨于崖谷死者数万人。德宗时,幽州兵复至,再破南诏、吐蕃,贼人闻燕地口音而遁。”

  王彻听了为之神往,这幽州兵也太勐了,卢龙节度使怕是一家就能灭了南诏。奈何是逆藩出身,不是什么时候都尊奉唐廷号令的。

  “今李公帐下亦多燕人,他如此挑选,想必也是看到了当年范阳劲兵的勇勐。”王彻说道。

  “现在的范阳兵,怕是不太成了。连晋兵都打不过,奈何。”崔光表摇了摇头,说道:“其实,我更想看到范阳劲兵西征。早先风传圣人要亲征西域,怎么就没动静了呢?”

  “国中尚有战事,圣人如何能离京?”王彻叹道:“比起西域,南诏让人提不起劲。”

  “是啊。”崔光表点了点头,喝下一碗酒,道:“前唐之时,才智杰出之士多愿往安西节度幕府效力,留下诸多不朽诗篇。其实我也愿看到圣人西征,立铁柱纪功,何其快哉!”筆趣庫

  “今岁考题不会就是有关西域的吧?”王彻突发奇想,问道。

  众人一听,哈哈大笑,连称不可能。不过,私下里又决定回去后就在这方面下功夫,有备无患。

  “话说,国朝若拿下西域,便有几分峥嵘气象了。”崔光表喝完酒,脸色通红,大声道:“拿下南诏,算不得什么。拿下西域,方有虎视之资。”

  “那还不好好钻研学问?若考上了进士,说不定便有伴驾的机会。”沉默了半天的陈逖说道:“崔棁、崔邈之辈,高中状元,得以常伴圣驾,想去哪里不行?”

  说到这里,他有些酸熘熘地看了一眼崔光表。这状元,怎么总是姓崔呢?

  “田远这话倒没错。”崔光表说道:“大夏立国已逾十年,而今四海升平,国势蒸蒸日上。不消多说,这又是一个正朝。状元是不敢想了,若能侥幸得中进士,便已可光宗耀祖,告慰先人。”

  众人下意识点了点头。

  一开始的新朝科举,其实并没有那么大的吸引力。很多人宁可隐居,也不愿意让子孙出来考试。但随着时间的推移,大夏的根基越来越稳固,地盘越来越大,如果不出什么意外的话,这绝对是一个煌煌大朝了,于是愿意为新朝添砖加瓦的人越来越多。

  而他们的参与,也进一步夯实了这个朝廷的基础,渐渐形成良性循环了。

  可千万不要小看这种良性循环。因为它可以潜移默化人们的思想、观念,在不知不觉中一点一滴改变社会的风气。

  喜欢铤而走险的武夫,如果看到周围人都说这个朝廷看样子很不错,会延续很久,我要出仕做官,那么他想作乱的时候,心底里就会多一道枷锁。不是说不可能作乱,而是阻力比以前大了,且这个阻力还是来源于社会风评,来源于他自己的内心。

  邵树德曾经与宰相们讨论过这种情况,他称之为“以时间换空间”。

  长安城这座小酒馆内各地士子们的交谈,从侧面印证了这种战略的可行性。

  活得久,果然是有用的。

第三十六章 选人与良性循环[3/3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