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第三十章 对进  晚唐浮生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『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』

第三十章 对进[1/3页]

  此时战场的走向十分诡异。

  明明没有大规模的交锋,双方都在紧锣密鼓的调动。除了行军还是行军,但就是给人一种非常紧张的气氛,仿佛一击必杀的战斗随时都会展开一样。

  四月二十三日,四万余淮军布满了淮水北岸,从临淮到徐城,浩浩荡荡,气势逼人。

  汴水之上,舟帆云集,船只吃水极深,满载各类物资。

  杨行密早就知道邵树德就在附近活动,因此许下了厚赏,诸军士气高昂,纷纷北进。

  二十四日,他们收复了空无一人的徐城县,贾公铎率四千人进驻该城,屏护侧翼。

  杨行密的大军在徐城至汴水一线等待了数日,等待后方赶制的车辆输送过来。

  很遗憾,因为实力所限,送过来的各色车辆中,专业克制骑兵的偏厢车很少,大部分还是辎重运输车辆,不过也能凑合着用就是了。

  对付大群骑兵,没有车是不行的。

  “大王,夏人没有道理弃守徐城。按照常理,应该囤积足够粮草、器械,修缮城防,遣兵固守。”淮水北岸的码头之上,高勖说道:“若我大举攻城,则贼人坚守,消耗我军兵力、士气,关键时刻遣骑军冲突,能得大胜。若我放过不攻,则纵兵出城,截断汴水河道,阻我退路。似这般不战而退者,委实奇怪。”

  截断汴水河道有很多种办法,比如上铁链、放火船等等,都是人所熟知的。当然这种只能截断一时,比如在两岸铁索拦河,古来有之,破解之法便是将其斩断或熔断。火船的话更复杂,徐城到汴水还是有段距离的,造船再运过去,需要时间,很难不被发现。但无论如何,都是威胁,是埋在后方的钉子,必须拔之或备之,能消耗或牵扯很多兵力。

  似这般直接放弃的,无疑是在吸引他们深入淮北了。

  杨行密也是征战多年的老行伍了,如何看不出来?但他还是很犹豫。

  邵树德就在宿、泗一带活动,虽然行踪飘忽不定,但万一他愿意过来决战呢?

  这边四万余人马,邵树德撑死了三万人,步兵的军号是“捧日”,其他多是骑兵,还是可以打的。

  捧日、捧圣二军,并不值得忧虑,战斗力还不如他的淮军老部队。

  “大王,兵凶战危,谁知道敌军打的什么主意?”见杨行密不语,高勖急了,不住劝道:“还请大王坐镇临淮,遣骁将北上即可,若遇夏贼大队,再全师北上不迟。”

  临淮县就在淮水附近,杨行密屯于此处,自然是安全的。高勖如此建议,摆明了不看好此番北上征战之事。

  高勖是老人了,也是为他着想,意见不能不听。杨行密想了想,道:“那便遣拔山军北上。”

  拔山军是拔山都发展而来,最初是七千孙儒降兵,后加入了三千淮军精壮,打散后混编,已有数年。在润、常等地,与据有两浙的钱镠部交锋多次,胜多负少,也是一支劲旅了,属于老杨手里的主力之一。

  衙内军与之类似,六七千北归人,配了三四千淮军及招募的徐州武人,编制一万出头,常年在南方作战,曾与苏州刺史杨师厚联合作战,大败过顾全武部。也与庐州兵合作,数次攻入寿州,击败过朱景。筆趣庫

  另有宁国、奉国二军,各有万人,和拔山、衙内一样,北归人混搭徐、淮旧军精

第三十章 对进[1/3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